首页
本馆概况
本馆简介
机构设置
开放设施
群文动态
新闻快讯
通知公告
平话文化
民俗文化
平话文化旅游节
文艺活动
百姓小舞台
周周演江南专场
服务惠民
文艺扶持
扶持动态
非遗文化
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活动
政策法规
艺术培训
培训信息
教学视频
艺术展台
历年荣誉
精品节目视频
展览展示
联系我们
培训报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群文动态
/
新闻快讯
谢文华署名文章:为文化遗产提供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4-05-24
来源:
编辑:
点击: 次
分享到:
谢文华署名文章:为文化遗产提供法治保障
中共江南区委书记 谢文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绵延千年烟火气的扬美古镇焕发时代光彩,得益于在《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约束下,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古镇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同时,也让八方“桂”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实践来看,《条例》聚焦“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等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为江南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重点领域要持续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扬美古镇保留的文化遗产有200多处,对于各类文化遗产,加强保护要放在第一位。已经明确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等范围界限,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杜绝拆真建假。在开发利用时,鼓励村集体经济利用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发展具有古镇文化和旅游特色的产业,在符合保护规划前提下,对历史建筑实行统一利用。先保护好再利用好,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才能永续。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增强江南区的文化自信,滋养全体居民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新时代文化旅游发展赋能,为提升城市在国内外影响力提供软实力。
强化法规执行是关键。在《条例》执行过程中,考虑古镇统一执法需要,明确由城管部门负责行使相应行政处罚权。前不久,最高检、住建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这有助于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领域执法司法衔接,推动形成多方协作的保护合力。同时,结合深入挖掘古镇的“扬美三宝”制作技艺、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从“文化+产业”方面加强法治延伸,将法规制度执行到位、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法治应与德治相结合。阅约怀先辈,循规仰古风。这是扬美古镇新村规民约的宗旨,也是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经济能人、村民群众协助依法治村的真实缩影。惠及群众、服务人民,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目的。将古镇保护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设立理事会、群众巡逻队等参与古镇保护,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加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对古镇开展日常巡逻保护,营造人人皆知、人人守护的保护氛围,让更多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文化遗产才更富有时代价值。
培训报名